姓名 | 字 | 人物介绍 |
闵损 | 子骞 | 孔门七十二贤、二十四孝之一,传世名言“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单”。 |
冉雍 | 仲弓 | 与冉耕、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,世称“一门三贤”,被后世追封为薛公、先贤冉子。 |
端木赐 | 子贡 | 中华儒商始祖,儒商文化创始人,“端木遗风”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,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。 |
仲由 | 子路 | 孔门七十二贤、二十四孝之一,孔子“堕三都”的主要合作者,传世名言“君子死,冠不免”。 |
卜商 | 子夏 | 春秋末期思想家、教育家,弟子包括李悝、吴起等人,相传《诗》《春秋》等书,均由他传授下来。 |
冉耕 | 伯牛 | 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,孔门四科“德行”代表人物之一,明嘉靖九年改称“先贤冉子”。 |
宰予 | 子我 | 春秋末期思想家、儒家先贤,曾从孔子周游列国,后世追封齐侯、临淄公、齐国公。 |
冉求 | 子有 | 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,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,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。 |
言偃 | 子游 | 春秋时期思想家,“孔门七十二贤”中唯一的南方弟子,明朝嘉靖时期,定称“先贤言子” |
颛孙师 | 子张 | 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,在孔子死后成为儒家八派之一,后世追封陈伯、宛丘侯、陈国公、陈公。 |
朱熹 | 元晦 | 儒学集大成者,宋代理学家,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。 |
有若 | 子有 |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,被尊为儒学圣贤。增祀有若,遂成“十二哲”。 |
冉雍冉雍(前531年—?),字仲弓,春秋末期鲁国(今山东定陶)人。冉雍是孔子的弟子,与冉耕、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,世称“一门三贤”。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,孔子对其有“雍也可使南面”之誉。其代表作品有《论语》20篇、《敬简集》6篇。仲由仲由(前542年―前480年),字子路,又字季路,鲁国卞(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)人。“孔门十哲"之一,受儒家祭祀。仲由以政事见称,为人伉直,好勇力,跟随孔子周游列国,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。周敬王四十年(鲁哀公十五年),卫乱,父子争位,子路被蒯聩杀死,砍成肉泥。三月初三结缨遇难,葬于澶渊(今河南濮阳)。【详细>>】端木赐端木赐(公元前520年-公元前456年),复姓端木,字子贡。儒商鼻祖,春秋末年卫国黎(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)人。孔子的得意门生,儒家杰出代表,孔门十哲之一,善于雄辩,且有干济才,办事通达,曾任鲁国、卫国的丞相。还善于经商,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。“端木遗风”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,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。子贡善货殖,有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之风,为后世商界所推崇。冉耕冉耕(约前544年—?),姬姓,冉氏,名耕,字伯牛,鲁国郓城(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)人,春秋末期学者。冉子为孔子的弟子,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,有很高的威望。孔子对冉子十分器重,其任鲁国司寇时,冉子曾为中都宰。后,冉子得了不治之症,孔子亲自前去探望,握着冉子的手,望天长叹,悲痛异常。朱熹朱熹(1130.9.15—1200.4.23),字元晦,又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谥文,世称朱文公。祖籍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省尤溪县)。宋朝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,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儒学集大成者,世尊称为朱子。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,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,受儒教祭祀。朱熹是“二程”(程颢、程颐)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,与二程合称“程朱学派”。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、明、清三朝影响很大,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,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